刚刚,一批银行因违规“输血”房地产被重罚!需要“动手术”的A股等来的是一剂“中药”……

发布于 2023-08-20 18:58:25 来源 : 金融界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分别对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广发银行开出三张千万级别罚单,3家银行合计被罚超1.15亿元,重罚主要是因为违规发放贷款流入房地产所致!

本周,传奇投资家达里奥表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该进行“大规模债务重组”了。

达里奥同时表示,“至于债务和经济,显然需要像朱镕基在上世纪90年代末设计的那种大规模债务重组,只是规模要大得多,中国早该这么做了。”


【资料图】

经济学家王洛林先生90年代考察日本时候就说过 ,高增速时候去杠杆更好,低增速去杠杆,杠杆容易越去越大。

迟来的去杠杆,让日益复杂而矛盾的局面呈现在诸多投资者面前!

周五,证监会公布的一系列政策被市场人士称之为“中药”,久病缠身的A股又将何时才能见到疗效?

三家银行遭重罚,

去扛杆大势所趋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分别对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广发银行开出三张千万级别罚单,3家银行合计被罚超1.15亿元。

其中,对农业银行罚款合计4420万元;对民生银行罚款合计4780万元;对广发银行罚款合计2340万元。

根据3张银行罚单内容显示,此次银行被重罚主要还是违规发放贷款流入房地产所致。

具体来看,农业银行因存在农户贷款发放后流入房地产企业、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以及贷款回流等19条违法违规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4420.18万元,其中对农业银行总行罚款1760.0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60.09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2600万元。

因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罚的主体还包括广发银行。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因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以及违规向企业发放贷款用于土地储备项目等14项违法违规行为,广发银行被罚合计2340万元。其中,总行550万元,分支机构1790万元。

民生银行则因违规贷款未整改收回情况下继续违规发放贷款、发放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贷款仍未整改收回和违规利用委托债权投资业务向企业融资等19项违法违规行为。

是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背负了太多的债务,恒大、融创、碧桂园正暴雷式坍塌。

所以,在泡沫巅峰之下,去杠杆式的拆雷显得尤为重要。

本周,传奇投资家达里奥表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该进行“大规模债务重组”了。

“至于债务和经济,显然需要像朱镕基在上世纪90年代末设计的那种大规模债务重组,只是规模要大得多。”达里奥在LinkedIn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早该这么做了。”

达里奥说,去杠杆化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就中国而言,由于其大部分债务都是本国货币,且由本国公民持有,因此去杠杆化更容易管理。

达里奥说:“中国现在需要遵循这一漂亮的去杠杆化进程,因为债务负担沉重的资产负债表和沉重的偿债负担正在冻结经济,尤其是在省级层面,特别是在一些最贫困的省份。”

旧力已消,新力未生

早在90年代,经济学家王洛林先生考察日本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高增速时候去杠杆更好,低增速去杠杆,杠杆容易越去越大。

如果你定义杠杆率叫做债务/GDP

那么去杠杆只有两种方法

- 降低债务

- 提高债务,但提高更多GDP

意思就是,如果你在缩小债务的同时,损失了更大比例的GDP,那么杠杆就是越去越大。

2022-2023年,高层或许意识到,光伏新能源,数字经济即使发展好了,他对于整体经济的拉动,也不如房地产和基建。所以从政策的出发点上,对于地产和基建是不是不能完全不管,这还是需要有一个底。

所以,有经济学家认为,未来还是要需要通过增加债务增加更多的GDP,来去杠杆,当前经济增速已经降低了,国际环境也恶化了。

更重要的在发展中求转型,首先第一个就是要找到一个效率比较高的行业,假设现在我们差不多投资三块钱,可以变成一块钱GDP,所以我们希望可以有一个行业,最好是投资两块钱,就可以创造一块钱GDP。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这种高效率的行业,一般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比如现在高层正大力倡导发展的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不过,现在问题就卡在了这个转型升级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新的供给还没出现,所以新的需求还没影子,这时候新力未生,旧力已消,风险不得不防。

A股迎来了一剂中药

本周五晚间证监会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措施出台,但政策出台后新华富时A50以大跌回应。

东方趋势认为,周末一揽子政策对短期提振信心影响不大,但对后续政策与透露出的高层面对资本市场的决心,这一信息量太大太深远。

可以说,周末一揽子方案将其能想到用到的所有工具箱都倒了出来,显然,压力很大,很着急…。

显然近一段时间政策鼓舞不及北上资金充满信念地抛售,多空天平信心打气不及筹码砸盘。

纵观一揽子措施,招招是中药,药效慢,但的确长期利好投资人,但,对提振信心,显然影响有限。

当下的症结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为供需关系出现了问题,当下供大于需很长时间了,控制供应,增加需求才是提振信心之根本。显然,在一揽子措施中,关乎供求的举措市场不太振奋。

在处理供需关系失衡中,诸如降低运费,降低仓库租金,税费,降低工人工资……均不能恢复供需平衡与价格稳定。根本还是必须解决供需平衡问题,才能解决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问题。减一点公募基金费率,降点佣金,少收一点融资利息……这些对普通投资人的亏损而言实在提振不了很大的信心。

本应该动大手术,而来的却是中药。那怎么去看未来A股市场的走势呢?

从724的政策底到市场底还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此前,政策底均由重要会议明确,短暂反弹随之而至,但之后由于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和经济基本面担忧再度显现,市场再度震荡调整,直到市场最担忧的核心问题得到缓解,才能重拾上行动能。

本轮政策底到市场底的时间会有多久呢?

国海证券最新研报称,历史上可与当下类比的三轮典型的政策底分别发生在2012年9月、2018年10月和2022年3月,政策底发生后市场底形成的时间在1.5至2.5个月之间。政策底的标志性事件皆与A股市场相关,分别为保险巨头加仓、一行两会领导喊话A股以及金稳会回应市场关切,政策底到市场底的时间分别为2、2.5和1.5个月。

但从经济宏观的角度,今非昔比,面临的问题无疑更加复杂。当下主要矛盾也变成了,坚持长期转型和防范短期风险的矛盾,市场对到底要不要防范短期风险是有分歧的。

所以,一味的刻舟求剑可能等来的只会是失望,真正的市场底走出来之前,投资者需要多一点耐心,控制好风险。

关键词: